把电商企业放进盒子里 成都开启网络交易监管新模式

来源:封面新闻

  5月31日,成都市市场监管局与5家电商平台签订《网络交易“信用沙盒”监管试点工作政企合作协议》,这意味着,依托成都市市场主体智慧监管平台的网络交易新产业新业态“信用沙盒”监管进入了试点阶段。

  所谓“沙盒监管”,指先要划定一个范围,对在“盒子”里面的企业,采取包容审慎的监管措施,同时杜绝将问题扩散到“盒子”外面,属于在可控的范围之内实行容错纠错机制。

  这是成都市市场监管局对网络交易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、在线实时监测动态监管、政企协同共管共治的一次尝试。

  “把‘沙盒监管’应用到信用监管领域,就是以信用好、风险低作为标准划定‘沙盒’的范围,对‘沙盒’内的企业,采取包容审慎的监管措施,全程运用技术手段进行动态监管,在风险可控的范围之内实行容错纠错机制,以促进新产业新业态在规范中发展、在发展中规范。”市市场监管局信用监管处相关负责人介绍。

  如何将这样的监管理念落到实处?对此,成都市市场监管局也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,其中明确,将建立网络交易“信用沙盒”监管试点主体库和网络交易专用信用风险分类指标体系,编制监管风险触发清单和常见风险点行政提示清单,搭建政企协同共管共治模式,构筑“信用沙盒”监管工具箱。

  简单地说就是,一方面监管部门将通过向“盒子”里的企业推送政策法规、风险信息等,实现监管关口前移,从原本的重事后处罚和惩戒,转变为事前风险防范;另一方面,市场监管部门还可通过大数据比对监测,更高效、精准地发现“盒子”里企业存在的违法行为,织密了监测网。

  参加合作签约仪式的电商企业代表也表示,自愿参加试点对自己平台的发展也是一种正向的促进和激励,平台可在市场监管部门的支持下,以问题为导向加强管理,及时处置平台内已出现或可能出现的违法违规风险,企业和消费者双方的合法权益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障,也为网络交易创新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。

  据介绍,结合当前的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形势,成都市市场监管局日前出台了一系列助企纾困政策措施,该负责人表示,此次依托成都市市场主体智慧监管平台,试点开展网络交易新产业新业态“信用沙盒”监管,就是以推行包容审慎监管规范行政执法为抓手,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,通过政府监管、平台自律、行业自治、社会监督的多元治理新模式,为成都市的电商发展预留足够空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