猫扑的死亡,是一个很多人都猜中了的结局。
最近,猫扑的一则公告终结了无数70、80后的青春和回忆。
以下是公告全文:
尊敬的用户,您好:
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本站关注和支持,为了防止垃圾信息泛滥,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,本站将于2021年4月20日起正式关闭发帖功能,由此给您带来的影响,我们表示深深的歉意, 敬请谅解。
很多人可能会对猫扑感到陌生,这可是曾经人气最旺的网络社区,有着“南天涯、北猫扑”的称号。很多流传至今的名梗都源自于此,例如,“不要崇拜哥,哥只是个传说”、“犀利哥”、“芙蓉姐姐”、“23333”……
从BBS(网络论坛)时代到博客时代,再到后来的SNS(社交网络软件)时代,直至如今的微博、微信时代,整个互联网在短短二十几年间几经迭代。
今天我们只谈过去,看看那个曾经辉煌无限,但蒙尘已久的BBS时代。
猫扑网诞生于1997年10月,当时正是互联网发展的蛮荒期,没有宽带、没有4G和wifi,只能通过电话线拨号上网。
这样一个时代背景,筛选出了一批能够使用电脑上网,并且常驻线上社区的高质量用户。
据知乎用户@张不同回忆,猫扑早期聚集了一批ACG(二次元文化)粉丝,圈子虽小,但黏性很高,圈内用户的素质也都非常高。
就当时而言,BBS的最大功能,在于吹响了一个集结号,把星散各处的同好们聚集起来,让每一个论坛成为了一方领地。
猫扑上时常出现高水平的原创内容,“不论你多么奇怪、多么刁钻的游戏问题,都能找到答案。”
后来经过各知名期刊杂志的报道,猫扑人气大涨,大批新用户涌入,史称“外星人占领猫扑事件”。此后,猫扑的讨论重心也从ACG内容,逐渐变成了什么都有的“大杂烩”。
猫扑的成名之作,是人肉搜索。
在猫扑的论坛中,有这么一个规则:假如你需要解决什么问题,可以在猫扑发帖并承诺以一定数量的“猫币”作为酬谢。
由此,提问的人可以得到答案,答问的人也能获得猫币,皆大欢喜。随着此类帖子越来越多,猫扑平台也会给出数额不等的悬赏。
2006年2月28号,网民“碎玻璃渣子”在网上公布了一组虐猫视频截图。
很快,就有网友把“踩猫”事件的网址发到了猫扑,这引起了众多猫扑用户的愤怒,有人自愿捐出猫币、人民币来悬赏捉拿凶手,另外,猫扑官方也将赏金从1000元涨到了5000元。
在赏金的刺激下,在愤愤众怒下,猫扑用户只用了短短6天,就锁定了事件发生地,锁定了嫌疑人,并将嫌疑人的全部信息挖了出来。
自此,人肉搜索火遍全网,猫扑还特地划分出了一个人肉搜索专区,甚至首创了人肉搜索引擎。
当时,猫扑建立人肉搜索专区的初心,是鼓励用网友的集体智慧和力量,解决问题、寻求帮助。谁也没想到,人肉搜索会变成一个恐怖词汇。
猫扑中,还诞生了许多纵横互联网江湖的网红。
比如@叫兽易小星。某天他灵机一动,决定做一个游戏解说视频,随后用电脑自带的摄像头在出租屋里拍出了日后“留名青史”的《叫兽系列》。
如今,他已经是影视公司万合天宜的老大。
比如奶茶妹妹。2009年12月,猫扑惊现标题党“哥散尽全部家当求此女”,配图便是手捧奶茶的章泽天,青纯亮丽,从此江湖人称“奶茶妹妹”。
如今,奶茶妹妹的归宿我们都知道了,在风华正茂之年成为了京东老板娘,出入皆是富贵名流之地。
BBS诞生于互联网的蛮荒时代,但与今天的互联网江湖对比,你会发现其本质并无什么不同,一代代网红被捧出来,一批批网友在上面指点江山激扬文字,一个个用户在其中消磨时间、记录生活……
说完了北边的猫扑,接下来说说南边的天涯。
天涯BBS页面刚上线时,只有舞文弄墨一个版块,后来又增加了煮酒论史、红袖天涯、莲蓬鬼话、关天茶舍、闲闲书话、诗词比兴等版块。
在这些高手林立的版块中,孕育了中文互联网的宝贵财富。
例如,莲蓬鬼话。
在这里,有人将悬案凶案分析得头头是道,如南大碎尸案和重庆红衣小男孩;有人讲述自身经历真假难辨,如左央招魂;有人妙笔生花,创造出了《盗墓笔记》、《鬼吹灯》、《法医秦明》这样的超级IP。
无数网友半夜裹着被子,胆战心惊地逛莲蓬鬼话,越是害怕,越是想看,欲罢不能。
例如,煮酒论史。
2006年,这一板块出了一个点击率百万、回帖上万的帖子——明朝那些事儿,刷新了天涯的记录。
当时,当年明月还是一个小小公务员,一边上班一边写帖子。《明朝那些事儿》出版后,累积销售千万套,网络可查的版税就有4000多万。
“我其实真的很怀念天涯,”一位2003年就开始混天涯的资深用户这样说,“大概是那种古早的装逼氛围吧,不是现在那种炫富,是炫知识见闻。”
而在用户的印象中,天涯开始没落的标志,也是“当年明月”事件。
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,江湖中人总喜欢争个高下,也喜欢拉门结派、党同伐异,小到芝麻大点的斗嘴,大到人肉搜索。
当年明月这么一个籍籍无名的小兵,居然写出了创纪录的帖子,这让论坛里的老写手好没面子。木秀于林风必摧之,于是,“点击造假”、“书商的工具”等帽子就劈头盖脸地扣上来了。
扣帽子还算轻的,受论坛里的老“当权派”唆使,用户们人肉搜索当年明月,甚至集中在论坛里发死尸照片,以威胁当年明月及其粉丝。
无奈之下,当年明月撤出天涯,投身新浪。
哪怕是用户质量高的论坛,除了坐而论道、生产内容之外,也存在勾心斗角、斗嘴互撕。毕竟,人性向来如此。
劣币驱逐良币是一个逃脱不了的发展规律。
一个论坛的兴盛与否,要看其中的内容质量与交流氛围是否良好。当这个论坛具备了一定人气并开始谋求商业化发展之后,势必会混入更多低质量用户,他们专注于找茬、骂战,而当他们将良币驱逐干净后,论坛的命数也就到头了!
这一规律不仅适用于BBS时代,放在微博、微信,乃至如今爆火的短视频平台身上,同样适用。
猫扑、天涯书写了70后、80后的青春,正如今天的微博、微信、B站、抖音,也书写着90后、00后的青春,人们在上面聊天吹水、认识新朋友、侃八卦、听故事、吵架……好不热闹。
然而,劣币驱逐良币的发展规律已经上演,下一个谢幕的,又会是谁?